本站免费注册无需恶意攻击,有时间做点别的有何不好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印之战时中国军队到底有那些绝对的制胜王牌

jci2006 2008-11-30 11:31

中印之战时中国军队到底有那些绝对的制胜王牌

上世纪60年代那场两大文明古国之间的军事较量早已远去了,但留给世人无数的回忆和感慨。印军在战前气势如虹却在战争中被如同摧枯拉朽般打得一败涂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国家经济形式极为困难的时候仍然表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把枉以小人心态想在中国身上趁火打劫大捞一把的印度弄了个灰头土脸,也让世人再一次见识了中国军队的强悍与不可欺!

似乎因中国军队胜得连自己都难以相信的容易,很多关于这场战争的报导均说这场战争是在张国华将军指挥下仅有西藏边防军参战下实施的,并无王牌军队参战,事实果真如此么?

1961年起,雄心勃勃的尼赫鲁自认为看准了中国国内经济困难的虚弱,在中印边境推行"前进政策",在中国付出了极大的和平努力及周恩来总理的多次诚恳协商无果之后,中印边境战争已如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了。刚取得民族独立的印度想要一振大国雄风的心理可以理解,可惜的是,他找错了对手。

1962年夏天,印度政府为了加强反华气氛,其国内的舆论又大肆鼓吹同中国开战,中印边界的紧张局势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面对印度政府严重恶化中印两国关系,并得悉印军进入克节朗河地区建立据点后,中央军委预料到下一步印军的入侵规模还会扩大,于是指示总参谋部向西藏军区下达了加强战备,准备反击的命令。

根据军委的命令,为在必要时配合中印边境的西段反入侵、反蚕食斗争,并阻止印军越过麦克马洪线向北入侵,西藏军区拟订了作战方案。为便于作战,西藏军区以原第52师的2个团和第53师的1个团,组织了西藏军区前进指挥所(代号藏字419部队),辖步兵3个团和若干保障分队。中印边境、中锡边境(当时锡金已被印度占领)上的边防部队也转入临战训练和准备。但这些部队均只是中国边防部队的编制,相对来说并无特别辉煌的战史,也就是算不上所谓的王牌。

曾看到过一本书中模拟罗瑞卿将军的口吻说:我的意见是让54军上。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个54军,54军一部的参战,改变了中印边境战争我军没有王牌军参战的历史。

但实际上54军并未全上,只是上了其一部130师。但就是这一部,却为成就新建番号的54军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又增添了浓重的一笔。54军是由战绩显赫的44军和45军合并而成,各取一数成54军。能在强兵如林的54军保留番号的部队均非是等闲之辈。

第130师是抗战爆发后中共在冀中地区组建的八路军第三纵队,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进行平原游击战争,著名的"回民支队"就是这支部队的一部分。 1942年日寇调集重兵发动惨绝人寰的"五一大扫荡"后,冀中主力部队陆续转入外线,其中有六个团由吕正操带领撤到晋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根据朱德总司令的命令,吕正操带领约一个团的冀中子弟兵进军东北,出关后部队壮大为保一旅,由邓华率领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后来编为邓华纵队的第一师,即东北民主联军 7纵19师。在解放战争中,19师参加了血战四平街,锦州战役和天津战役,擅长城市攻坚。平津战役后该师编为44军130师,直捣广东。广东解放后,44 军军部改编为海军南海舰队,130师作为主力编入新组建的54军。该部在首任军长,我军传奇勇将丁盛的率领下曾入藏平叛。

这位丁盛将军也不知是不是《亮剑》里常爱跟李云龙同志斗嘴、嘴上互相不服而又肝胆相照的那位,他是人民解放军一位著名的勇将、战将、闯将、悍将。衡宝战役中,时任45军135师师长的丁盛率所部打破林彪的既定部署突入敌后,被白崇禧桂系部队四个主力师团团包围,连林彪也对丁盛的生还绝望了,却不想丁盛竟率所部不但顽强地挺住,还把敌人打败了,促使林彪迅速改变命令,开始全线进攻,全歼敌四个主力师。经此战,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一支完整的军事集团宣告灭亡,被刘伯承元帅称为"腰斩七军"。在西藏平叛战斗中,这位丁盛将军还曾违抗上级不许毁坏重要的宗教建筑的命令,把炮弹从布达拉宫的窗口射了进去,曾受到林彪严肃批评。

就是这样一支王牌的部队和卓越主帅的部队进入中印边境参战,外强中干的印军下场可想而知。在瓦弄,130师如静伏的猛虎一般悄悄地守候着猎物的到来。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丁盛奉命率54军130师再度进藏,组成以军长丁盛为首的前线指挥部(亦简称"丁指 "),统一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的瓦弄地区作战行动,这是一场真正的严酷的战争:丁盛和他的54军面对的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规部队。11月6 日,"丁指"更是进抵西藏察隅,次日,率所部130师等向瓦弄印军主力第四军发起全线攻击。瓦弄地区位于中印边界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为典型的高山、峡谷、密林地区,作战条件异常艰苦。在这次战役中,丁盛所部再次表现出了王牌部队特别能打恶战、特别能克强敌的特有作风,经过激战夺回瓦弄,直逼至传统习惯线附近,歼灭印军三个营全部、一个营大部和印军第11旅旅直分队等部共12000多人,使号称参加过二战,曾击败"沙漠之狐"隆美尔军团的印度荣誉部队威风扫地。此战是中印战争中最关键一战也是最后一战,史称 "瓦弄大捷"。直到今日,在印度的军校里。模拟假想敌的番号仍然是"54"。战后,奉命主动撤至1959年11 月7日双方实际控制线中国一侧20公里处。12月下旬,"丁指"返抵重庆,所属部队亦于战后的第二年1月初返抵原驻地。其后,丁盛奉命在军区党委扩大会议上作瓦弄地区自卫反击战情况报告,又率员分赴四川各地作巡回报告两千余场次,再率员到沈阳、南京、广州、兰州等军区汇报。一时间,丁盛及54军声名大振,进一步垫定了54军在人民解放军军史乃至中国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成了王牌中的王牌。

中印边境战争的硝烟已在历史中渐行渐远,2003年,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和总理瓦杰帕依先后访问中国,正式开启中印两国友好合作的序幕。而此时,中印之战已过去40多年,印度士兵的枯骨早已融进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土壤中,只有矗立在藏边风雪中的喜马拉雅山山脊和潺潺流淌的冰川天河之水作为沉默的见证者诉说着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和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今天,写作此文并非为印军失败寻找借口,更不是为了向世人炫耀中国过去胜利的辉煌。如果本文有幸为印度朋友所见,请印度朋友能真正理解一点:伟大而充满智慧的中华民族是最宽容、最博爱和最顽强的,放眼全球,只有中华民族能一以贯之地为构建世界之和谐而积极努力,不畏强暴、不欺弱者、坚持公平和正义,只有中华民族还能在争利夺物的世界中紧守着生命的良知。愿我们以史为戒、以史为鉴,共同开创和谐世界的美好明天!
==============================================================================================================
    四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回忆。军版对他的讨论也很多,可我今天在别处看到这篇帖子,还是想把他给转过来。因为我觉得大家在讨论战争的时候,总是侧重与大方面,比如背景、经过、影响等。但是对参战部队却没有特别的关注。所以转过来想大家多讨论一下参战部队。
    说实话之前我对每个战争参战部队都不是很是在意,更多只是宏观的东西(有些惭愧)。中印战争参战部队克服了多少困难我想不用说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记得大学时一个参加过那次战争的老师曾经给我们讲到的细节:他们往边境开赴时,连长接到的命令中有一点是要保证坐车的和徒步的各一半,大家轮流坐车。为什么啊?不是没车,而是如果一直坐车,到前线腿脚多半就废掉了!(不知道老师说的有没有夸张的成分,但当时条件的艰苦可见一斑)正是因为这样我认为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在骄傲的谈论某次战争的时候,应该更多的关注一下参加战斗的一线部队。除了将军,更多的应该是普通的士兵!
    对于中印战争的参战部队,其实由于资料的限制,我了解的也并不多。只知道当时西藏军区组成了前进指挥部,由张国华任总指挥。新疆军区组成了康西瓦指挥部,由何家产任总指挥。参战部队其所辖的野战部队,边防部队。还有后来增调的部分部队(应该就是54军,54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王牌中的王牌,对他的关注比较多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他镇守在我的家乡),西藏军区又新组建了昌都分前指,有丁盛担任指挥(丁盛是54军的,我赞同转贴中说所得,他有可能就是《亮剑》中丁伟的原型)
    其实在我能找到的资料里,对参战部队的论述也就是这些。很多部队都是边打仗边整编,很多连番号都没了(我想起了集结号,有些辛酸啊!)。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的记住那些为我们现在优越生活流血牺牲默默无闻部队的番号。至于那些连番号也没有的,希望能发动军版的强大力量,共享资源,能让我们对军史有更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跟我们有着最密切联系的军史。

peijie 2008-11-30 13:44

可能是由于避免刺激印度, 中国对这场边境冲突宣传的不多。当时的客观环境下, 中国不想挑起战争, 毕竟国内经济面临巨大的困难, 饥饿是国内巨大的困难。 速战速决是唯一的选择。 林彪作为当时的国防部长, 军队的日常工作的主持者, 调动54军, 这支4野的王牌部队,说明战前作了充分的准备。 由于客观环境的限制, 后勤供应无法保证, 只好撤出了收复的国土, 是一个遗憾。

szff 2008-11-30 15:29

看了不少反应当年那场冲突的文章,提的最多的就是运输条件问题,给部队送给养太困难,撤军是不得已。印度当年也是想趁火打劫,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目前中印边境争端依旧存在,想解决还是不容易。

jci2006 2008-12-1 19:11

关键是藏南那几万平方公里的“沃土”实际上是完全由印度站着的,这是既定事实!大家心里都清楚麦克马洪线是什么玩意,可印度那届政府也不敢说他不合法,因为大家都清楚领土对一个国家意味着什么!当然如果藏南那是鸟不拉饰的不毛之地,问题还好解决一点,可那的确确是一片沃土啊!
所以我认为:未来中印领土问题是绝对不可能通过和平手段解决的!可能我们这一代人是看不到了!:sweat

天空456 2008-12-2 10:00

结合楼上各位观点 在我们今天和印度并驾齐驱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快马加鞭 更好跟快的克服一切阻力发展我国的经济 基础设施 军事力量 来着手准备和印度来一场收复失地的战争 这样就会空前提高我们现在的国际地位 在保50年和平 也给所有分裂势力来个毁灭性打击

燕山雪 2008-12-2 19:16

54军127师可是王牌中的王牌啊,共产党起家的部队。

cds570 2008-12-2 20:13

印度最近倒霉了,哈哈,孟买的恐怖组织搞的整个印度丢了大脸

zuosandiao 2008-12-4 18:27

印度杂毛,令人生厌。文化上,他们没有延续千年,人中上也让人混得乌七八糟,这样的民族、国家一天到晚要征服中国西藏,只是妄想。

johnie 2009-7-5 01:47

四野是号称是中国最能打的了,所以这54军也真正的是王牌中的王牌,毕竟我们跟印度交手的机会并不太多,王牌部队也是需要与对手接触的机会的.

所谓知己知彼吧,否则就有可能有点高处不胜寒了

mckzmckz 2009-7-6 10:36

印度人那个时候的士兵枪打的很准,因为他们的士兵都是职业兵就是拿工资的,让我们的战士也吃了点小亏。可惜还是不是我们的对手。也正是这场干净利索的局部战争,使得美国人认识到中国军队还是那么厉害,从而促使美国在打越南时不敢大部队进入北越

弹指生花 2009-7-8 14:14

第54集团军该军下辖三个师,为我军七个重点集团军之一,也是担任中央预备队的三个重点集团军之一。第162机械化师是"拳头师",是我军第一批"快速反应部队"。54军还有全军规模最大的陆航大队。第54集团军现属济南军区,军部在河南新乡。绝对王牌,曾在中印边界冲突中将印度第四军(二战曾经在北非战场大败隆美尔的部队,受过英女皇嘉奖)歼灭性打击,使印度举国上下为之耻辱。

pppzzz101 2009-7-8 17:37

印度总想和中国比较,估计是因为一直走不出六十年代那场战争的阴影。

mydocter 2009-7-9 00:15

说起这场战争,我记得小时候在学校听所谓英雄汇报会,说道当时印度的战俘在军营里面吃的跟解放军一样,说中国以德报怨,当时听了没什么,现在想起来,觉得当时领导应该捉去批斗。印度佬是侵略者,他失败了就要自己承受结果和痛苦才对啊,我国当时经济那么差,还要养这一堆白眼狼,靠!他们回去了还不是一样拿起枪就是士兵?我们死了那么多人,这笔帐怎能这样就算了。如果对每一个侵略者都这样,他们不来侵略才怪,反正输了人一样没事。不过,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的,每次外族入侵,打赢了他们皇帝就是把他们痛骂一顿,然后放掉,以显示泱泱大国的风范,其实这样做就是把人民的辛苦不当一回事啊,典型的败家子啊。我们应该以史为鉴,纠正态度,对侵略者不要太仁慈了,这样才能令每一个侵略者想侵略我们前,要好好考虑失败的后果,才能让每一个入侵者想起那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印之战时中国军队到底有那些绝对的制胜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