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hl1313 2009-7-22 16:18
武功底子的话拿筷子都能杀小日本类 何必大刀
bhl1313 2009-7-22 16:22
各位厉害啊。不过能不能不再讨论这个啊。现在的日本军力极度膨胀。如果再与日本在战场上相见。我想中国军人也不会再和他拼刺刀了。我军的战争能力已经完全达到了歼敌于视线之外了。已经不需要在拼刺刀上和日本人较量了。
再说了拼刺刀是阵地战中才能应用的。阵地战不适应现代战争了。而且现代战争不管是谁都会在战争进行到拼刺刀以前结束战争的。如果现代战争进行到拼刺刀了,那只能说明整个人类社会已经崩溃了,没有在生产能力了。
三月清雨天 2009-7-29 22:48
真实的说,我们的战斗力比敌人差得远了,我们真是用人命去填的呀!
lailai3 2009-7-29 23:27
这些在现在战争用不上了,现在需要高科技,不过这种勇气还要继承和发扬。
catmao 2009-7-30 18:45
个人认为楼主的见解很有道理。
日军白刃战前是否退子弹,看过多种说法,个人认为退子弹的举动不现实。首先,白刃战经常是突然发生的,再这种情况下退子弹既无必要也难实现,毕竟5发弹仓要全退掉也要一定时间,再者未见国外,特别是日军本身对此有所记录,仅靠部分老战士的回忆怕是不靠谱。
大刀对刺刀不是差一点半点,其实大刀比刺刀更难掌握,训练远不如日军的中国军队,更多是因很多步枪为缺少刺刀,不得不使用大刀作为白刃战武器。
至于八路军的拼刺技术,我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比常年训练的日军强,就算到了战争末期日军素质大幅度下降,我军也没占到什么便宜。
1qa2qa3qa4qa5qa 2009-7-31 00:14
其实我觉得最先进的还是大刀加手枪!肉搏中无敌啊
:excellence 其实我觉得最先进的还是大刀加手枪!肉搏中无敌啊
changkong1987 2009-7-31 18:48
八路拼刺刀开枪,不要脸啊。怎么老是吹牛呢
二灰碎石 2009-7-31 19:25
我也觉得日军在拼刺刀时要退子弹是扯淡,思维正常的军人都不会规定这样的操典。
ttxssis 2009-7-31 20:04
这个问题我也是最近看了顺溜的电视剧才注意到的。里面好象有一个镜头是表现日军退子弹的。八路军打败日军真不容易。
smztlmy 2009-7-31 20:39
也谈自己的观点
1.10楼的朋友说的比较正确,明治维新还是火枪时代啊!三八式步枪子弹出膛后初速度非常快,具有非常强的穿透性,往往是击穿人体以后还有很强的杀伤力,所以肯定存在误伤的可能性!做为抗了八年日的八路军老战士在战场上多次和小鬼子打交道,实际当中的情况掌握的更为清楚一些。日军私下完全可能存在退子弹冲锋的情况,日军的精神力还是惊人的,前几天刚看了一本书,日军列队投降后,很多国人往他们头上仍垃圾,但没有一个日军违反队列纪律,当时就有人说了,日军虽然投降了,但仍然还可能东山再起!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对这个卑鄙的邻居掉以轻心。
2.说中国十三亿人选不出十一个会踢足球的,我举双手加双脚赞成!但你说从军队(不论古今)里面选不出能够杀敌的精英,我确实是不敢苟同!中国在冷兵器时代可是非常厉害的,大刀作为一种传统的白刃战兵器难道仅仅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吗?至于说付出的代价的多与少,你不知道八路军所使用的子弹都是自己军械所加工的土子弹,而且数量极其有限,可能会付出更多的代价。
3.每个人生下来不一定能当兵,但经过训练绝大多数的人可以当兵,而且表现还不错!士兵数量巨大不可能人人都是尖子,但我军军事训练一贯的原则就是“抓好两头,促进中间”!虽然我也是农家子弟,但我从军以后也是具备了大量的军事技能,随时准备渡过台湾海峡的哦!我军历来重视近身格斗技术的掌握,从入伍训练科目当中就有了捕俘拳,专业训练阶段有专门的刺杀操!都是对这些方面的强化!抗日战争时期相对弱小的我们,特长就是夜战,贴身肉搏!这来源于大量的训练,否则的话,就没有了抗日时期的夜袭阳明堡,朝战时期的夜袭百虎团了!
都是自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请批评指正!
cdhb 2009-7-31 22:24
二战中前期日本人军队的军事素质确实可算上乘,但是也确有僵化的毛病。拼刺刀就是一例,拼刺相当于用冷兵器战斗,在热兵器占主导的年代,的确颇能显出勇武,但对付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或许可以,但是对付美国人,就不灵了:美国人火力猛烈,根本就不太可能靠得上去,就算是打近战,美国人首选手枪,杀伤力大且距离远(二十米就能开火,刺刀只能作用一两米范围),而且火力机动性好(转向快),强于日本人的三八长枪上的刺刀,但小日本吃了美国人的亏还是不改,刺刀一直拼到战争结束。即使是在中国,八路军等聪明的部队,也尽量不和日本人拼刺刀,而是利用地形打小鬼子的埋伏,用步枪手榴弹解决战斗 — 干嘛要拿自己的短处去打敌人的长处?傻么?不得不拼,也要形成多打少的局面才拼。
同样的毛病,日本海军也有:日本的潜艇部队不去打击美军的运输线,而到处找美军的军舰开火。这样根本就发挥不了潜艇的长处,而且军舰火力强大,有反潜能力,这不是去找揍么?反而是美军的潜艇,四处伏击日本人的运输船,使日本占领的南洋资源几乎一点也派不用场,本土的产出又远不足以支持战争,战争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实际上日本拥有二战时期一流的潜艇装备和部队,但其作用微弱,不可不引以为教训啊!倒是并不咋的美国潜艇成功地毁掉了日本的生命线 — 和刺刀一样,装备好坏和人员素质是一个方面,怎么用,又是另一个方面,很多时候,可能这还更加重要!
ok55303335 2009-8-1 16:12
呵呵,这个只有在战争片里才见过的,楼主见解还真是详细啊!
kknd499 2009-8-2 00:29
由于日本国力的有限。外加明治维新前幕府的混战。早就了迷信的单兵技术和刺刀技术
lnwang 2009-8-2 12:09
日军拼刺刀大概是二战各国中最厉害的(不过在热兵器时代搞这个,有点象磨刀背,不如多配备几挺机枪大炮)。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军校里也和日本同学一样学习了东洋刺,但日军最厉害的杀手锏是秘不传给中国留日学生的:分组刺!三人结合成一组,都合力去刺对方一人,不分散“火力”,那倒霉蛋是招架不住几下的,这么一个接一个地合力扎下去,几十人的刺刀对战很快就会见分晓。八路军子弹少,也很依赖拼刺刀节省子弹,但是结果却纳闷:双方都使用一样的东洋刺,怎么差距就那么大涅?后来终于抓住了活的日俘带到延安抗大去讲解日军步兵战术,这才终于明白了分组刺的奥秘,不过也知道了日军拼刺刀前要先退子弹的步兵条例,于是想出的破招是专捡冲到面对面要开拼刺刀时自己扣扳机先赚他一个再说。这也算是一种不对称战法吧。
二战里面,日军在白刃战前先把子弹退掉然后拼刺刀,是一个怪异而引人注目的战术。说起来这是其步兵条令的规定,在热兵器时代,这一规定因为看起来迂腐而令人困惑。然而,它决不是“死要面子活受罪”,也不全是捍卫“武士道的尊严”,而是日本军队根据实战检验做出的结论,这和日军的兵器,作战特点是相吻合的。
日军在白刃战前退出子弹,是指双方开始班以上规模近距离格斗的时候,而不是只要一准备肉搏,冲锋的时候就退掉子弹,那纯粹是自杀行为。
当时各国军队在冲锋的时候不但不能退出子弹,而且整个过程中要全力射击,尽量压制对方火力。比如军事作品《亮剑》中,就有这样一段真实的描写:
随着最后一批手榴弹的脱手,伏在坡下的突击队一跃而起,疾跑中20挺轻机枪同时开火,组成密集的火网,日军工事在密集的弹雨下被打得烟尘四起。在爆炸后残存的日军士兵又恢复了强悍的本色,他们嚎叫着还击,面无惧色。八路军突击队员们不断倒下,后面的候补射手又迅速补上,双方杀红了眼,有些日军士兵杀得性起,竟毫无遮拦地端着刺刀从工事中跳出来迎着弹雨进行反冲锋,但顷刻间被打成蜂窝状,短短30米冲击距离,李云龙的第一突击队的机枪手们全部阵亡,无一生还……
战争是残酷的,日军对这一点的认识和其他国家军队并无区别。事实上太平洋战争中,无论塞班还是冲绳,日军发动步兵冲击的时候,都是一边射击一边前进,并且把轻机枪手放在一线,以增强压制火力(因为一线日军一直没有装备冲锋枪)。
这倒不太用担心误伤自己人。二战中,步兵冲击的散兵线即便以所谓“密集队形”发动攻击,其队形也远比冷兵器时代松散,士兵前后重叠的概率不高。真正采用那种传统意义的密集队形,冲击的效果往往很糟。比如瓜达尔卡纳尔日军对“血岭”的密集队形冲击,中国军队在忻口会战中对1002高地的强袭,过于密集的队形,造成己方后方人员的武器无法使用,而对方的武器命中率则大大提高,徒然增加自己的伤亡。
根据日军自己的统计,在白刃战开始以后,保留步枪子弹造成的损失比收获更大。明令白刃战开始后子弹退膛,正是依据这个判断。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有以下两个:
第一,日军使用的步兵轻武器性能限制。
日军的制式轻武器,最典型的就是三八式步枪。它继承了其前辈村田式步枪的特点,那就是弹丸初速高、瞄准基线长、枪身长。这样的特点使三八式步枪射程远,打得准,也适合白刃战,不但日军喜欢用,中国军队缴获后也喜欢用,战前还从日本进口过一批。但是它也有缺点,因为弹丸初速高、质量好,因此命中之后往往易于贯通,创口光滑,一打两个眼,对周边组织破坏不大,在杀伤力上不如中国的中正式步枪。白刃战中,这个缺点更为突出,因为白刃战中双方人员往往互相重叠,使用三八式步枪,贯通后经常杀伤自己人。而且,由于贯通后弹丸速度降低,二次击中后弹丸会形成翻滚、变形,造成的创伤更为严重,而仅受贯通伤的对手未必当场失去战斗力,仍然能够反击!在二战中国战场,因为装备和训练的优势,日军人员损失与中国军队相比,达到1:4甚至1:6的水平,而且日军处于人员劣势。因此,使用三八式步枪在肉搏战中开枪射击,因为误伤造成己方大量减员,显然是赔本的事情。
第二,日军对白刃战的战术认识。
白刃战中,日军标准的刺杀准备姿势为一手握前护木,一手握枪托前段弯曲部,枪托稍下垂在支撑腿侧面,半斜向面对对手,刺刀尖略与眉平。这样,枪从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护住颈、胸、腹要害,而刺刀一甩就可以突刺。问题是如果摆一下这个姿势,就会发现原来这样一比划,枪口根本就不是朝向对方,而是朝向斜上方的天空。因此,格斗起来,射击的机会很难比突刺的机会更多。而如果作射击准备,手指必须放在扳机上,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问题,一,只要双方武器一相交磕碰,就会走火;二,手指不能全力握枪,影响了持枪姿态,拼杀中使不上全力。另外,三八式步枪太长,转动枪口瞄准对方的力距也长,如果对方不是出现在正前方,转动枪口的时间太长,可能枪口还未到位,自己已经被刺倒,这时候使用枪托进行打击无疑是更为方便的作战方法。可见,日军白刃战中能够有效射击的机会很少,保留枪膛中的子弹,取得战果的机会微乎其微,反而影响了肉搏动作的质量。
这才是日军在白刃战前枪弹退膛的真正原因。
无独有偶,发现在白刃战中射击得不偿失的并不是日本一家,中国军队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中国军队没有白刃战必须退掉子弹的条令,但是西北军部队广泛在白刃战中使用砍刀,实际上也是主动放弃了射击的战术。因为不可能一手挥大刀,一手拿一支步枪射击。当然这也是因为西北军出身的部队刀法独到,是当时唯一在白刃战中可以占到日军上风的中国部队。其他部队,包括八路军,刺杀技术与训练在二战前期都远不如日军。因此即便容易误伤自己人,也要保留格斗中开枪的战术,以达到“几条命换他一条命也够本"的目的。这里面,中国军队的枪支质量较差,弹丸初速低,近距离击中后往往留在对方体内,杀伤力反而更大也是一个原因。顺便说一下,西北军的刀法脱胎自军阀混战时期的李景林部,独成一家,专破日式白刃战拼刺术。具体的刀法其实只一招,出刀的时候刀身下垂刀口朝自己,一刀撩起来,刀背磕开步枪,同时刀锋向前画弧,正好砍对方脑袋。其威力在于挥刀的同时荡开对方武器,因为和劈砍是一个动作,对手来不及回防就中招了。日本人怕大刀队,并不是一般的宣传,而是确有其事。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军队和日军交战中表明,如果双方都使用轻武器,受过良好训练的中国军队并不亚于日军。比如众所周知的四行仓库之战,日军久攻不克,并不是谢晋元团长有三头六臂,比别人更为善战,而是因为四行仓库三面临租界,日军不能使用重型武器。这种情况下,双方的战斗力几乎没有差别,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的优势,主要在重武器。
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也发现同样问题。美军的冲锋枪枪身较短,白刃战拼刺刀吃亏,最初近战中往往用长点射弥补其不足。日军实施夜袭等行动时,多为奇袭,使美军来不及用密集弹幕将日军切断于战线之前。一旦进入混战,没有经验的士兵用冲锋枪扫射造成的己方伤亡往往比敌人造成的还大。在贝蒂欧,美军指挥官肖普上校曾经威胁如果有士兵再乱开枪,就把他的枪扔到海里,而且从此再不发一颗子弹。
美军通过总结,认为白刃战中最好的方法是用手枪对抗日军的刺刀。
美军在实战中证明手枪在白刃战中作用最好。它的长度短,可以轻易转向任何一方射击,射击姿势也可以五花八门,装药少,即便近距离击中第一个对手后也不易贯穿击伤后面的自己人,而威力范围远超过刺刀。至于装弹,如果弹仓子弹都打光,还有刺刀逼过来,那就只能认命了。不过,美军制式手枪填弹七发,等于有连发七刀的能力。而一次白刃战中很少有人能有机会连发七刀,这个概率太低了。
大概唯一略显不重视白刃战问题的就是德国人了,这和它的战术运用和装备有关。德军进攻特别重视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防御重视工事和装甲部队的配合,近战的机会不是没有,却多发生在狭窄的工事、建筑里,比如斯大林格勒会战。这时,德军多用爆破、扫射来清除敌人,比用刺刀的机会多得多。这样,就被德国人总结出了“冲锋枪加手榴弹打近战金不换”的真理。其实,德国人不是不能白刃战,他们更擅长在狭小空间用匕首、工兵铲等武器解决问题,《拯救大兵瑞恩》里面就有这样一个镜头。
至于八路军,拼刺刀开枪就纯属一种有预谋的标准战术了。当双方队列接近,准备肉搏,即将接触而还未接触时,八路军会突然来一次齐射然后再投入白刃战。由于这次齐射距离近(约在10米之内),目标密集 (对方也在准备肉搏),且日军初期全无防备,非常有杀伤力。而且,还可以起到鼓舞己方斗志,震慑敌军,扰乱敌人队型的作用。
白刃战中,八路军战士还常在双方对定之前,抢先朝对方大腿开一枪。这样做的好处是:由于距离差一点,敌方的刺刀还无法攻击;子弹穿过对方大腿,就钻入地里了,不必担心误伤。最重要的是拼刺刀属于需要全身配合的高难"运动",如果日本兵大腿中上一枪,步伐不灵,那基本上只能任人宰割了。
老高 2009-8-3 02:25
认为日军在白刃战前枪弹退膛的原因。主要是在心理上的作用、日军进入中国的广阔大地能有多少人呢?几个日军就管几个村了、当时的中国有多少会武功的?可能家里带铁的都没几样、
怎么跟别人打?就像十个小孩也不敢跟一个大人打架的道理一样的。杀一儆百吧了。
famicom 2009-8-3 21:14
大概浏览了一下各位的言论,看来还说自家好得多。但请记住一点:要不是小日本脑子发热去打珍珠港导致美国对日宣战和苏联在东北用400万红军打100万关东军的话,日本会在1945年8月15日投降?我看再加二十年都未必!要正视自己啊
huaxiaomao2009 2009-8-12 07:09
为什么后期的鬼子不行了呢,因为大部分都和国军的正面战场上损失殆尽了。
只能来新兵上了,连29军获胜后,战争回忆,都承认自己的伤亡要远远大于日军,别忘了这一仗可是
经典中的战役啊,都尚且如此,何况普通的呢。
fqybfqyb 2009-9-4 18:36
文章写得很好,也符合历史,尤其是第三方面,确实是这样的,单兵对刺,日军的个人战斗素养还是非常高的。
wwwsunpeng 2009-9-4 18:43
其实LZ说的都是过去了,只能追忆,我们真正关心的是现在的士兵是不是还有这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