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服务器迁移已顺利完成! 网址全面启用 https

服务器2号 服务器3号 服务器5号

申请VIP无广告,支付宝,微信,USDT!
在线客服请尝试以下不同链接如果进不了的话在线客服(1) (2) (3) (4) (5) (6)
(7) (8) (9) 实时开通

查看完整版本: 抗日和抗美不是一回事儿——共军没有那么牛

21271173 2010-9-6 20:23

lZ典型的历史白痴
别把柏林危机给忘了,那可是差点引起世界大战的事件,美苏两国直接硬碰硬,只不过苏联的封锁抵挡不住美国的空运而已。53年以后,美国才从亚洲大陆缩了回去,而打代理人战争则是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的事情。

Смерч 2010-9-6 20:24

[quote]原帖由 [i]jx4177[/i] 于 2010-9-6 17:54 发表 [url=http://67.220.92.21/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46787&ptid=3339437][img]http://67.220.92.21/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同学,伤亡是指失去战斗能力,不管是伤还是亡,总之你是不能上战场了。
而你不能上战场,就必须有人顶你的位置,不然部队的战斗力就会下降。
假如没伤亡,自然不必补充,因为每个部队的编制是定好的,你编进来也 ... [/quote]
美分党:战场疲劳综合症算不算入伤亡?伤寒痢疾之类的传染病算不算入伤亡?战壕足这样的算不算入伤亡?因为这些因素造成的非伤亡类非战斗减员是否需要人来替补?

[[i] 本帖最后由 Смерч 于 2010-9-6 22:19 编辑 [/i]]

ambershen 2010-9-6 20:42

有时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第一,居然都出现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56年后才复员,朝鲜战争那些58年才复员的话出来了,那王震同志当年那些兵是怎么复员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我军是怎么从快600万减到400万的,难道都杀了啊。
第二,居然连我国不搞计划生育都可以得出朝鲜战争死人多,人家美国才说我们死伤140万,就算全部死了,中国会因为死了140万不搞计划生育吗,那时候中国都快6亿人了。
第三,志愿军空军没有入朝参战,天啊,飞进去算不算参战,空军不飞,难道走进去啊,加入志愿军空军就不算志愿军啊。
第四,志愿军入朝后就有十几个炮兵师了,我的神啊,中国去哪跑出来那么多炮啊。要知道人家美军一个团的火力赶上志愿军1个军了,要这么多炮长津湖,陆战队不用跑了。
第五,我军的很多技术兵种,空军,铁道兵,防空兵,防化兵,装甲兵,很多部队都是朝鲜战争之后才组建的,你让他之前去哪找伤亡,他都不存在,为什么组建这样的部队就不能叫做补充兵员。
第六,我军战史说的很清楚,1到5次战役解决了能不能和美国打,51年下半年美军的2次进攻被挡住,解决了能不能守,到金化攻势解决了能不能攻对方的阵地。怎么成了再打下去不利于中国呢,当时中国,已经和美国形成了均势,装备条件大大改善,美国3年里每年死得人差不多,志愿军就每年死伤都变小,就知道志愿军越打越强,你真以为美国人傻啊,不会捞到更好的局面再停手啊。实在是双方,都不想打了,要想打破均势,就是双方加码,实在不想再扩大才停得,绝对不是什么中国不利才停得,这是一个平局。
第七,当时入朝的部队,接到入朝任务时并不是都是满员的,很多部队有很多人复员,必须补充新兵才是满员,这有什么问题吗,还有要是部队组建了新的技术兵种要不要补充啊。

zodmaxtear 2010-9-6 20:47

[quote]原帖由 [i]jx4177[/i] 于 2010-9-6 19:06 发表 [url=http://67.220.92.14/foru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50127&ptid=3339437][img]http://67.220.92.14/foru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1959年8月1日,庐山常委会议上,毛泽东讲话:
“同蒋介石抗日联合,是暂时的,同国民党两次联合是暂时的,互相利用,暂时同盟。和平民主新阶段(抗战胜利后国共和谈期间提出)是为了争取时间,准备夺取政权。日本投降早了一点,再有一年我们就会准备得更好一些。”(来源:《清华大学学习资料1957~1961》第260页)

冷静,不要到前线去充当抗日英雄,要避开与日本的正面冲突,绕到日军后方去打游击,要想办法扩充八路军、建立抗日游击根据地,对政府方面催促的开赴前线的命令,要以各种藉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军大大杀伤国军之后,我们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夺取最后胜利。      ①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的讲话至今尚未全文披露,现在可见的毛在洛川会议上的讲话是收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本处引用的毛在洛川会议上的讲话,出自李德:《中国纪事》,页288-89。》 [/quote]

JX兄,你引用的这段文字来自于某篇网文,我手头恰好有根据李德1973年民德迪茨出版社德文原版翻译的《中国纪事》,在288-289页,的确有关于洛川会议的描述,但是我却没有找到文中所指的毛的2段讲话,恰恰相反的,在李德的书中第288页,出现了和这篇网文作者意图完全相反的内容,我手打如下:[color=blue]“[/color][color=blue]扩大会议召开以前,党中央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建议,公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个文件加上了形势分析的导言和结束语,以后在洛川会议上形成了决议。虽然文章是王明在莫斯科起草,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批准的,但却异乎寻常地收入了《毛泽东选集》,标题是《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color][b][color=red]十大纲领把抗日斗争放在首位,要求共产党同国民党在充分信任协作的基础上扩大民族统一战线[/color][/b][color=blue]。据我判断,这个纲领在党内受到了普遍的欢迎。”[/color]

同样,在286-287页,我还发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我也手打出来:“[color=blue]至于说到西方帝国主义,日本人对中国的快速进攻,也越来越严重地危机到他们原有的势力范围和市场。法国一开始就在背后观望,美国和英国虽则答应支持蒋介石,但后来多少有些裹足不前。这三个国家提供的物资和技术援助都相当少,尽管他们完全有可能通过香港和印度支那提供援助。[/color][color=red][b]英国虽然修筑了一条从缅甸到云南的公路,但从1939年以后,有一段时间公路被关闭了,为的是要寻求同日本的和睦相处。起初,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企图使共产党和国民党取得一致的一件,后来由于没有成功,又由于八路军的地盘越来越大,于是就改变了政策,转而促使国民党和日本在反共的旗号下彼此和解。[/b][color=black]”[/color][/color]

我手头的《中国纪事》是东方出版社80年代内部版,比较接近德文原版的出版时间,俗话说的好,孤证不立,我在baidu文库中也找到了《中国纪事》,这个是现代史料编刊社80年代版,经过仔细对照,在洛川会议前后的描述中,也没有找到毛的这2段语录,同时我也注意到,书中极少引用毛语录的原文,想来是因为李德成书时作为佐证的毛语录是中文转德文的缘故,经过翻译再转回为中文,已经和原文行文大有差别了。而在这篇网文中,却出现了如此精确的2段毛语录原文,应该是网文作者造假时画蛇添足或是疏漏之处。

为了保险起见,我以“清华大学学习资料1957~1961 第260页”为关键字又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的叙述没有丝毫区别,应该是同一个出处。

我想在这里可以下论断了,伪作而已。

我们欢迎技术的黑,鄙视造假的黑,为了黑而造假,和黑的对象又有何区别?

[[i] 本帖最后由 zodmaxtear 于 2010-9-6 20:56 编辑 [/i]]

ssTory 2010-9-6 21:06

[quote]原帖由 [i]zodmaxtear[/i] 于 2010-9-6 20:47 发表 [url=http://64.120.179.165/foru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55426&ptid=3339437][img]http://64.120.179.165/foru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JX兄,你引用的这段文字来自于某篇网文,我手头恰好有根据李德1973年民德迪茨出版社德文原版翻译的《中国纪事》,在288-289页,的确有关于洛川会议的描述,但是我却没有找到文中所指的毛的2段讲话,恰恰相反的, ... [/quote]
造假黑毛的例子网上多了去了.
无中生有,树上开花,指鹿为马,可称无所不用其极.
另外比较有名的一则相信大家都听过,就是著名的"感谢日本人"那段话,截头去尾留中间还只留一半,硬生生把原意扭曲的南辕北辙...

而百团大战之事,其发动原因之一本身就是给蒋的抗日决心打强心针,当时国民党高层有人在联系日本人,而百团大战的发起是军委会通过的.
从逻辑上说毛都没可能拿这个批评彭.最多就是百团大战中部分部队的做法违反了毛一惯主张的游击战术,有很多为了追求战果把运动战打成了阵地战甚至强攻战,而这些战场本来可以运用围三缺一和围点打援方法取得战果,偏偏被添油战术造成了不必要损失.

[[i] 本帖最后由 ssTory 于 2010-9-6 21:14 编辑 [/i]]

jx4177 2010-9-6 21:12

[quote]原帖由 [i]ambershen[/i] 于 2010-9-6 20:42 发表 [url=http://67.220.91.16/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55151&ptid=3339437][img]http://67.220.91.16/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第一,居然都出现什么中国人民解放军是56年后才复员,朝鲜战争那些58年才复员的话出来了,那王震同志当年那些兵是怎么复员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我军是怎么从快600万减到400万的,难道都杀了啊。
第二,居然连我国不搞计划生育都可以得出朝鲜战争死人多,人家美国才说我们死伤140万,就算全部死了,中国会因为死了140万不搞计划生育吗,那时候中国都快6亿人了。
第三,志愿军空军没有入朝参战,天啊,飞进去算不算参战,空军不飞,难道走进去啊,加入志愿军空军就不算志愿军啊。
第四,志愿军入朝后就有十几个炮兵师了,我的神啊,中国去哪跑出来那么多炮啊。要知道人家美军一个团的火力赶上志愿军1个军了,要这么多炮长津湖,陆战队不用跑了。
第五,我军的很多技术兵种,空军,铁道兵,防空兵,防化兵,装甲兵,很多部队都是朝鲜战争之后才组建的,你让他之前去哪找伤亡,他都不存在,为什么组建这样的部队就不能叫做补充兵员。
第六,我军战史说的很清楚,1到5次战役解决了能不能和美国打,51年下半年美军的2次进攻被挡住,解决了能不能守,到金化攻势解决了能不能攻对方的阵地。怎么成了再打下去不利于中国呢,当时中国,已经和美国形成了均势,装备条件大大改善,美国3年里每年死得人差不多,志愿军就每年死伤都变小,就知道志愿军越打越强,你真以为美国人傻啊,不会捞到更好的局面再停手啊。实在是双方,都不想打了,要想打破均势,就是双方加码,实在不想再扩大才停得,绝对不是什么中国不利才停得,这是一个平局。
第七,当时入朝的部队,接到入朝任务时并不是都是满员的,很多部队有很多人复员,必须补充新兵才是满员,这有什么问题吗,还有要是部队组建了新的技术兵种要不要补充啊。[/quote]
1、49年到55年中国依然是志愿兵役制,简单的说你进了军队啥时候退伍是说不准的,更不是说你想退就退,只有在56年义务兵役制的时候才明确有退伍年限。我还是那句,你想在“热火朝天”的抗美援朝中四肢健全的“复员”,等着你的就是战场纪律。你自己想想就知道,那些参加志愿军的啥时候复员,以3年兵役算,是54 55 56年吗?用义务兵役期套在志愿兵役制头上,叫我说你什么好。:sleep

2、不搞计划生育不是我的观点。

3、我都说了,补充兵员是补充入朝参战的部队,“志愿军”空军一直在东北,而且飞行员哪怕地勤,你说补就能随便拉个人补的么,他做得来么?就算我给你算上,一架飞机配地勤10人飞行员1人,中国承认损失战机224架,你说这才补多少人?68万补充兵员(仅仅是51年底前) VS 39万伤亡总数,中间整整19万的缺口你怎么补。你想说中国掉了1万9千架飞机,连带其所配地勤全死光?:sleep

4、美军一个团火力比志愿军一个军还强?要我将美军编制贴出来和之前贴出的志愿军编制比一下么……党那些洗脑文学还真是流毒不小。

5、你所说的技术兵种是一开始就有,已经训练好了满编才上的战场。技术兵种啊,随便找一个出来哪怕以当时的条件不训练上好一段时间都根本没战斗力,更别说上战场。你真以为技术兵种是我们打电脑游戏那样点一下鼠标瞬间就成为一支战斗力最大化的部队么,还上战场才补充?无论是炮兵装甲兵还是空军,全是45年解放东北后开始搭的架子,战场上随便拉几个小学文化都没有的补充兵组成技术兵种部队?开什么玩笑!话说,这种部队只有架子没有兵,拉上战场就能打的架构,到现在依然是美军扁平化标准化的努力方向,你居然想告诉我志愿军50年就做到了这点?

你想证明你的说法很容易,举几个部队名出来就可以,有哪些部队(步坦炮空防化防空皆可)是人员不足到了朝鲜战场才开始补人的,把部队名列出来,我去核实过自然承认你的话。19万的差额,我看你能说出几支部队。

6、不知道你想说明什么,我军的军史到现在还解释不了补充兵为何和所谓的官方伤亡总数对不上,你也解释不了。

7、别再扯复员了,那时候你没个五痨七伤复个啥的员,在56年之前连这个词都没有,你干革命打江山干不下去了最多是“回地方休养”。真要有10来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最吃紧的时候“复员”,那就不是复员而是哗变,你想给我党抹黑来着。:teeth

[[i] 本帖最后由 jx4177 于 2010-9-6 21:15 编辑 [/i]]

jx4177 2010-9-6 21:14

[quote]原帖由 [i]zodmaxtear[/i] 于 2010-9-6 20:47 发表 [url=http://67.220.91.16/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55426&ptid=3339437][img]http://67.220.91.16/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JX兄,你引用的这段文字来自于某篇网文,我手头恰好有根据李德1973年民德迪茨出版社德文原版翻译的《中国纪事》,在288-289页,的确有关于洛川会议的描述,但是我却没有找到文中所指的毛的2段讲话,恰恰相反的,在李德的书中第288页,出现了和这篇网文作者意图完全相反的内容,我手打如下:“扩大会议召开以前,党中央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建议,公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这个文件加上了形势分析的导言和结束语,以后在洛川会议上形成了决议。虽然文章是王明在莫斯科起草,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批准的,但却异乎寻常地收入了《毛泽东选集》,标题是《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十大纲领把抗日斗争放在首位,要求共产党同国民党在充分信任协作的基础上扩大民族统一战线。据我判断,这个纲领在党内受到了普遍的欢迎。”

同样,在286-287页,我还发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我也手打出来:“至于说到西方帝国主义,日本人对中国的快速进攻,也越来越严重地危机到他们原有的势力范围和市场。法国一开始就在背后观望,美国和英国虽则答应支持蒋介石,但后来多少有些裹足不前。这三个国家提供的物资和技术援助都相当少,尽管他们完全有可能通过香港和印度支那提供援助。英国虽然修筑了一条从缅甸到云南的公路,但从1939年以后,有一段时间公路被关闭了,为的是要寻求同日本的和睦相处。起初,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企图使共产党和国民党取得一致的一件,后来由于没有成功,又由于八路军的地盘越来越大,于是就改变了政策,转而促使国民党和日本在反共的旗号下彼此和解。”

我手头的《中国纪事》是东方出版社80年代内部版,比较接近德文原版的出版时间,俗话说的好,孤证不立,我在baidu文库中也找到了《中国纪事》,这个是现代史料编刊社80年代版,经过仔细对照,在洛川会议前后的描述中,也没有找到毛的这2段语录,同时我也注意到,书中极少引用毛语录的原文,想来是因为李德成书时作为佐证的毛语录是中文转德文的缘故,经过翻译再转回为中文,已经和原文行文大有差别了。而在这篇网文中,却出现了如此精确的2段毛语录原文,应该是网文作者造假时画蛇添足或是疏漏之处。

为了保险起见,我以“清华大学学习资料1957~1961 第260页”为关键字又进行了搜索,搜索结果的叙述没有丝毫区别,应该是同一个出处。

我想在这里可以下论断了,伪作而已。

我们欢迎技术的黑,鄙视造假的黑,为了黑而造假,和黑的对象又有何区别?
[/quote]
由于阁下有真实考证过,所以阁下的论述比我的引文可信。

感谢指正!:excellence

xueyurongyao 2010-9-6 21:26

二战中的中国就是一个被人蹂躏的战场而已
共产党是在内战后强大起来的

ssTory 2010-9-6 21:36

关于补充兵.
补充兵并不是直接补入部队的.确认补充兵人数也不是就直接等于伤亡数.
补充兵补入战区后,会在兵站进行临战训练,然后依需要补入需要的部队.

ambershen兄和JX兄围着"复原"说事,其实战史可查的,抗美援朝前,中国的确是有复员一说,不是JX说的没有,因为第一批入朝部队在接到北上命令之前本身就是做着复员工作,接到命令后停止复员工作全员北上.
这里的细节我不太清楚,比如复员是刚进入筹备阶段还是已经有部分人员回乡,但兵团从接到命令起就停止复员工作是肯定的.至于ambershen说某些部队是先到朝鲜再补充,我想这也需要实例才有说服力.

另外,补充兵数不等于战区伤亡数,哪国都如此,而不是JX兄说的"战史无法说清",补充兵不是按照死一个召一个的原则,而是根据战区部队总数和伤亡数预估(也就是还未发生)来确定.
举个例子,HBO箸名的<兄弟连>和<血战太平洋>大家都看过,"补充兵"不仅是医院里出来的伤复兵(101空降师,陆战一师等志愿兵部队,伤兵复员后回原部队,常规师伤兵[征召兵]排入补充兵等待分配),也包括训练补充兵.E连在大战兵接收的补充兵(指训练兵而非伤复兵)都是兵站准备好的,而不是临时征召的,而兵站在放出补充兵到一个限定比率后(也就是我们现代企业管理说的,库存管理安全下限这个概念),就需要再次在本土征召新兵源.

所以,补充兵(JX应该指的是新征兵源)与战区伤亡数虽然有联系,但这个关系并不是直接等于.

[[i] 本帖最后由 ssTory 于 2010-9-6 21:45 编辑 [/i]]

ssTory 2010-9-6 21:43

补充上楼.
所以,如果在战场有一个阵亡,那么兵站就需要补一个进入部队,同时再补一个进入训练营.
所以在做补充兵计划时,就要预估一个伤亡数(比如上面的1),然后计算补充兵(1+1=2).

当然实际战场估算没上面说的那么简单.

noodog 2010-9-6 21:45

“虽然小日本在开始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但是总体方针是不变的,就是通

过海陆空立体的打击是中国从肉体到精神层面全面投降”

小日本可没有那么深远的计划,当时的情况就是政府不想打,军队为了搏出位基本就是打到哪里算哪里,对华没有一个全面的计划,所以才会在中国战场越陷越深

chanyang 2010-9-6 21:48

[quote]原帖由 [i]jx4177[/i] 于 2010-9-6 21:12 发表 [url=http://67.220.92.21/foru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57028&ptid=3339437][img]http://67.220.92.21/foru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1、49年到55年中国依然是志愿兵役制,简单的说你进了军队啥时候退伍是说不准的,更不是说你想退就退,只有在56年义务兵役制的时候才明确有退伍年限。我还是那句,你想在“热火朝天”的抗美援朝中四肢健全的“复员” ... [/quote]
大陆解放后,解放军开始裁军,除要继续担负作战任务的部队,其他部队都有大量的老兵复员回家乡,同时有很多部队抽人支援地方政权(解放后第一批警察基本上都是军人转业);朝鲜战争爆发后,1950年10月,中央决定出兵抗美援朝,要派往朝鲜的部队当然要重新补充满员才行,(比如180师,有将近一半的新兵补充进来)。

ambershen 2010-9-6 22:34

以下都摘自徐焰的第一次较量,这本书写于90年代,可以说是大陆方面写得很好的一部朝鲜战争的书,里面很好的解释了中美2军的入朝时的火力,复员,补满兵员,技术部队的情况每段后面都有页码,你可以去看,当然JX你要说这本是洗脑的书我也没办法。

8 月18 日聂荣臻又电告东北边防车, 一切准备工作可延长至9 月底完成,当时,东北边防军抓紧这一时机,以美军为假设敌,实行了两个月的突击训练.由于缺乏美军的材料,各部队主要靠寻找对美军有所了解的来自国民党军队中的解放官兵,特别是同美军一起在缅甸作过战的人来讲述美军的特点,然后研究对策.当时苏式武器未运到.各部队的装备还都是以往战争中的缴获品,这些武器产自许多国家,型号杂乱不堪.边防军领导只好领枪炮的口径、型号作统一调配,以师团为单位集中使用.如第38军在基本上都使用日制的三八式步枪等步兵武器,第40军则主要使用缴获的美式武器,这样才能统一保障弹药的供应.P18


总计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苏联向中国提供了64个陆军师、22个空军师的装备。P32

志愿军一个军:人数4. 5-5 万,火炮198 门(多为75毫米口径 汽拿120 辆,无坦克.也没有空军海军的掩护.P41
美军一个军(以3 个师计算):人数6 万,火炮1428 门(多为105 和155 毫米口径) ,汽车约700 辆,坦克430辆. 另外,在朝鲜战区美军还有1100 架作战飞机和300 军舰.P41


鉴于第四次战役期间志愿军部队"青黄不接'尤其是兵力不足的教训,中央军委以当时后勤所能保障的最大限度,向朝鲜调集了部队。2 月中旬至4 月初,第3、第19 兵团、第47 军以及新组建的大批特种兵相继入朝,朝鲜人民军也进行了整顿扩编. 4 月间,在朝兵力已达到130万,其中志愿军的作战部队和支援部队即达95 万人(作战部队77万人,后勤支援部队18万人) P82

第3 兵团的部队虽然大都有光荣的历史,但在出川前许多老骨于己调地方工作,临时补充了大批刚从西南地区接受约国民党军俘虏,战斗素质受到一定影响. P84

第3、第19 兵团入朝前,兵员经过补充,每师都超过一万人.P85

这时首批从苏联订购的陆军37 个师的装备已开始到达.因此部队将原有的枪械只留少数较好的集中使用,其余都更换苏式装备.步兵武器中冲锋枪、步枪各占半数,各师成立了炮兵团、高炮营.各团增设了57 毫米无后坐力炮连、120 毫米迫击炮连、高射机枪连.中央军委还调动了刚组建的4 个地面炮兵师、4个高炮师入朝.这时,志愿军的各种火炮已增至6000多门,其中野.由、楠、反坦克炮1000余门.火力较前一阶段有了很大提高.P85

第180 师是1951 年4月赶赴朝鲜参加第五次战役的,这个师确如彭德怀事后总结的那样,是志愿军中较弱的师'.该师的装备和其他刚入朝的部队并无不同,主要弱点在于其领导能力不强,干部战士的素质大都不高.第180师是1947 年刚由山西地方部队升级组建起来的新部队,建立后又一直在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条件下作战,未遇到过特别复杂困难的情况,各级领导大都没有单独作战的锻炼和指挥经验. 1950 年末,该师从西南军区参调入朝前,为补充
缺员.临时编入大量刚刚投降而未经严格审查的国民党军俘虏成分.部队入朝时,只进行了打胜仗的鼓动,对于遇到恶劣环境和出现失利又完全没有思想准备.P92

第180 师全师1.1万人中共损失7000多人,其中有5000余人被俘.这是志愿军在战争中人员被俘最多的一次. P93
第五次战役,失踪2万人,第3兵团失踪1.6万人,其中,第3兵团的60军占半数。P95

1951 年初,第67、第68军在补充了兵员并改换了苏式装备.人朝后,于9 月间和10 月初接替了久战疲劳的第27军和人民军第5 军团在东线的阵地. P114

鉴于战争扩大的可能性很小,中共中央自1951 年10 月起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并决定恢复进行1950 年年末已停止的精简复员工作.11 月间,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商定了一个将在朝兵力减少26 万人的方案,同时准备将全军总鼓(包括在朝部队〉于一年半之内由611 万人精简到400万人左右.P120

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 1951 年11月起在胡部队开始了精简整编.通过撤回第23 兵团,裁并一些机关部门,将可以节省的勤杂人员和一些训练单位调回国内,志愿军最后精简了20 万人.与此同时,国内部队也开始了精简复员.由于某些原因,预想的精简数额虽未完成.全军却也减少了许多单位.并集体转业了41 万部队(当时无战备情况的西北地区裁减最多,原西北野战军7 个军中只保留第1 军)  P121


在战争后期,志愿军的炮兵已经名符其实地成为在作战中起重要作用的•战争之神.据美国军方统计,朝鲜战争中美军的伤亡有62% 是炮火所造成,32% 是枪弹所造成, 4%是地雷所造成(以上数据系前美国军事历史数据库总裁1988 年3 月访华时提供).P215

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的高射炮部队有了很大发展,由战前的2 个师扩建为停战时的8 个师,其中有6 个师及许独立高射炮团、营先后入朝参战.P219

zodmaxtear 2010-9-6 22:34

[quote]原帖由 [i]jx4177[/i] 于 2010-9-6 18:33 发表 [url=http://67.220.92.14/forum/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48637&ptid=3339437][img]http://67.220.92.14/forum/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最后纠正你一个历史错误,解放军的义务兵役制度开始自1956年,[color=Red]在56年之前你根本不可能四肢健全手脚完好的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退下来复员,你要是敢那么做你就是逃兵,等着你的是不经审讯就地枪决的命运。

知道抗美援朝那批人是什么时候复员的么,58年。[/color]
别将美剧里的美军情形套用到历史上,还是中国的历史……

7、[color=Red]别再扯复员了,那时候你没个五痨七伤复个啥的员,在56年之前连这个词都没有[/color],你干革命打江山干不下去了最多是“回地方休养”。真要有10来万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最吃紧的时候“复员”,那就不是复员而是哗变,你想给我党抹黑来着
[/quote]

JX兄

1950年是存在[b][color=Red]复员[/color][/b]这个概念的。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在1950年4月就颁布了《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的复员工作的决定》,计划缩减军队150万人,使军队规模由550万人降至400万人,至1951年初,[color=Blue]全军共缩减陆军部队2个兵团,9个军部和27个师部,计约94万人,其中完成复员军人37万人。[/color]

由于抗美援朝爆发,整编和复员计划暂停,部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编,至战争结束时,军队规模是627万人,战争结束后,整编继续进行,至1958年,全军志愿兵复员工作基本结束,也就是说,JX兄你指的58年复员,只是50年复员工作的继续。

同时还有大量部队转为公安师、公安总队、公安大队、公安中队、公安队和警卫团等编制,至1950年5月,这批公安部队的人数约为24万人。

附图一张为证,50年是否有[b][color=Red]复员军人[/color][/b]我想应该不用再争论了。
[IMG]http://i53.tinypic.com/35jjx40.jpg[/IMG]

wll13597 2010-9-6 22:58

就装备和战术上,解放军当然还有很大差距,但中国的战争潜力世界第一的事实是不可否认的,而作为第二人口大国的印度则因复杂的民族宗教问题会因战争而国家瓦解。

jx4177 2010-9-7 06:48

[quote]原帖由 [i]zodmaxtear[/i] 于 2010-9-6 22:34 发表 [url=http://67.220.91.16/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62647&ptid=3339437][img]http://67.220.91.16/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JX兄

1950年是存在复员这个概念的。

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政务院在1950年4月就颁布了《关于人民解放军1950年的复员工作的决定》,计划缩减军队150万人,使军队规模由550万人降至400万人,至1951年初,全军共缩减陆军部队2个兵团,9个军部和27个师部,计约94万人,其中完成复员军人37万人。

由于抗美援朝爆发,整编和复员计划暂停,部队进行了一定规模的扩编,[b]至战争结束时,军队规模是627万人[/b],战争结束后,整编继续进行,至1958年,全军志愿兵复员工作基本结束,也就是说,JX兄你指的58年复员,只是50年复员工作的继续。

同时还有大量部队转为公安师、公安总队、公安大队、公安中队、公安队和警卫团等编制,至1950年5月,这批公安部队的人数约为24万人。

附图一张为证,50年是否有复员军人我想应该不用再争论了。
[/quote]
的确如阁下所说,50年前是存在复员概念,这个我之前的确不知道。
但是在战争中有没有复员,而复员兵有没有被补充兵顶上,这个也很明显了。而我说的“战争中你不可能四肢健全手脚完好撤下来复员”,也是正确的。
也就是说,51年11月低赴朝的68万补充兵员,不可能是拿来顶复员军人。

其实我想这个68万的补充兵员,已经是最好的有关志愿军只伤亡39万人的反证。

[size=4][font=黑体][b]阁下提出的数字其实也是个很好的证据。550万在抗美援朝前缩减(包括复员)了94万,剩下456万,战争中征兵207万,假如战争中0损耗的话那到朝鲜战争结束应该是456万+207万=663万。将零头3万减去当做是其他军事与日常训练行动的死亡,660万-627万=33万。  这33万人哪儿去了,在军事行动中受伤总不构成除籍理由吧。战争结束是53年,继续复员可要到58年了。[/b][/font][/size]

编辑一下,以上黑体字部分是纯死亡数,希望不要有人看做是伤亡数。:shy

[[i] 本帖最后由 jx4177 于 2010-9-7 06:51 编辑 [/i]]

jx4177 2010-9-7 07:01

[quote]原帖由 [i]Смерч[/i] 于 2010-9-6 20:24 发表 [url=http://67.220.91.16/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54110&ptid=3339437][img]http://67.220.91.16/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美分党:战场疲劳综合症算不算入伤亡?伤寒痢疾之类的传染病算不算入伤亡?战壕足这样的算不算入伤亡?因为这些因素造成的非伤亡类非战斗减员是否需要人来替补? [/quote]
在志愿军提倡的一向都是轻伤不下火线,美国少爷兵克服不了必须后送医治的玩意不代表大无畏的人民军队克服不了。
曾试过全连都冻僵冻死在阵地上,你居然说这样的军队居然会将意志不坚拉肚子脚气的战士列入伤亡?用革命意志克服之、用革命战友情怀温暖之即可。

jx4177 2010-9-7 07:12

[quote]原帖由 [i]ambershen[/i] 于 2010-9-6 22:34 发表 [url=http://67.220.91.16/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62619&ptid=3339437][img]http://67.220.91.16/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在战争后期,志愿军的炮兵已经名符其实地成为在作战中起重要作用的•战争之神.据美国军方统计,朝鲜战争中美军的伤亡有62% 是炮火所造成,32% 是枪弹所造成, 4%是地雷所造成(以上数据系前美国军事历史数据库总裁1988 年3 月访华时提供).P215

通过抗美援朝战争,我军的高射炮部队有了很大发展,由战前的2 个师扩建为停战时的8 个师,其中有6 个师及许独立高射炮团、营先后入朝参战.P219 [/quote]
技术兵种不是靠补充人员的,而是要扩编,明白两者的区别不。你自己的引文都说了由两个师[b]扩建[/b]为停战时候的8个师。
你本来就有18个师的编制,但只有架子无人,那就要补充。
你本来只有3个师的编制,一下收到15个师的装备,那就要扩编。从架子,到兵员,到训练,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什么叫补充兵,就是你补进去之后马上要开干打仗的,为啥你到现在还有意无意的无视这个区别。

jx4177 2010-9-7 07:17

[quote]原帖由 [i]ambershen[/i] 于 2010-9-6 22:34 发表 [url=http://67.220.91.16/bbs/redirect.php?goto=findpost&pid=59762619&ptid=3339437][img]http://67.220.91.16/bbs/images/common/back.gif[/img][/url]
鉴于战争扩大的可能性很小,中共中央自1951 年10 月起在全国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并决定恢复进行1950 年年末已停止的精简复员工作.11 月间,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商定了一个将在朝兵力减少26 万人的方案,同时准备将全军总鼓(包括在朝部队〉于一年半之内由611 万人精简到400万人左右.P120

根据中央军委的决定, 1951 年11月起在胡部队开始了精简整编.通过撤回第23 兵团,裁并一些机关部门,将可以节省的勤杂人员和一些训练单位调回国内,志愿军最后精简了20 万人.与此同时,国内部队也开始了精简复员.由于某些原因,预想的精简数额虽未完成.全军却也减少了许多单位.并集体转业了41 万部队(当时无战备情况的西北地区裁减最多,原西北野战军7 个军中只保留第1 军)  P121
[/quote]
1、志愿军的减少不是通过某些部队里的某些人复员来进行,而是将整只部队拉回国。而这造成的兵力减少并不需要通过那68万补充兵员进行。
2、国内部队的精简更不可能通过那68万的补充兵员来弥补,因为那根本不是志愿军,志愿军的补充兵员是拿去前方填补战争造成的减员的。
3、最最重要的一点,那68万补充兵员是在1951年11月前,也就是你所谓的精简复员的发生之前,我将图再贴一次。

[img]http://i124.photobucket.com/albums/p26/rmxyz/f1787a77.gif[/img]

ambershen 2010-9-7 07:31

JX,你还真是很会算数的,都可以算出有33万的缺额,然后,你就直接把这些人都变成了死在朝鲜战场上的。
第一,朝鲜战争期间国内可不太平,那时在全国剿匪,全国匪特上百万,而且朝鲜战争开打之后更加猖獗,所以国内阵亡的人员应该不止3万
第二,不是只有阵亡才会补充人的,有些受伤的失去战斗能力的,不让他复员,军队干养他做什么
第三,说了无数次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肯定是有进有出的,你就非说什么战争中你不可能四肢健全手脚完好撤下来复员是正确,也请你拿出证据来。
第四,你自己算算36万除去国内阵亡的,志愿军阵亡的15万,被俘2万,还有10来万人,除去受伤失去战斗能力的,还有多少呢,我实在不明白志愿军伤亡40万人左右是个这么难接受的数字吗,就这么不真实吗,你看了很多的回忆说得多么的惨烈,战争打了3年,不可能每次都是这么惨烈的,比如51年元旦攻进汉城,就看不出有多惨烈,美军自己撤退了,请不要以偏概全。

[[i] 本帖最后由 ambershen 于 2010-9-7 07:46 编辑 [/i]]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抗日和抗美不是一回事儿——共军没有那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