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特”的朝鲜体育
8月1日,朝鲜选手李全心在比赛中。当日,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重女子69公斤级的比赛中,朝鲜选手李全心以261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伦敦奥运会开幕以来,朝鲜一直扮演着制造奇迹的角色。朝鲜自1927年慕尼黑奥运会至北京奥运,共夺得过10枚金牌,而在伦敦奥运上,目前为止已经拿下4枚金牌,其中有3枚金牌来自举重。这支奇特的军团一瞬间就颠覆了世人预想。同时,有越来越多的人也想要揭开朝鲜体育的崛起之谜。图为8月2日,举重女子69公斤级的比赛中,朝鲜选手李全心以261公斤的总成绩获得冠军。

在开赛之前,朝鲜代表团的表现就一如既往的神秘,他们极少和外界交往,从不参与各种活动。不允许外界近距离接触,拒绝了解,拒绝曝光。图为伦敦奥运之前,朝鲜乒乓球教练拒绝拍摄向媒体发飙。他们显得格格不入。

不但封闭,他们还保有很倔强的脾气,7月26日,在朝鲜女足与哥伦比亚队的比赛前,朝鲜国旗被错成韩国国旗,为此朝鲜女足一度集体离场意欲罢赛。

但开赛以来,朝鲜不断颠覆着人类的想象。先是女子柔道选手安琴爱在52公斤级比赛中折桂,接着温熙哲创造了奥运会举重比赛第一个B组奇迹,随后在男子举重62公斤级的比赛中,朝鲜选手金恩国以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夺冠。他们在赛后都说:力量来自伟大领袖。

据ABC报道称,这些载誉而归的奥运冠军的社会地位将得到飞跃式的提升,他们会被授予“国家英雄”“人民运动员”这样的称号,奖励品则包括公寓、汽车、冰箱、电视这样的奢侈品。此外,朝鲜代表团通常会在回国后开“反思总结大会”,如果在会上被认为“对伟大领袖不忠”,那么当事人不仅会被开除出所属项目的管理协会,甚至可能被下放到劳改营。图为7月29日,柔道女子52公斤级比赛朝鲜选手安琴爱击败古巴选手贝尔莫伊·阿科斯塔,为朝鲜代表团夺得首金。

朝鲜有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人正常的喜怒哀乐及恐惧等诸多情感,必须被放在人情感的第二位,朝鲜人情感的第一位是对于领袖的忠诚。

朝鲜体育的崛起,与领袖的“体育情”息息相关。“在争取社会主义胜利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体育要成为全体人民生活上的必需之一,成为从今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完成技术、思想革命任务的一种手段。”(原文如此)这是金日成在1971年12月针对朝鲜体育的一段谈话,这段谈话被视为未来朝鲜体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金正日是狂热的NBA球迷。金正日还以打篮球会增高为由,提倡国民多打篮球。金正日最喜欢的球星是迈克尔·乔丹,金正日的书柜里保存着乔丹在公牛期间几乎所有的比赛录像带。而朝鲜新一代的领导人金正恩也是篮球迷,曾有消息说朝鲜曾推动李明勋进军NBA,而背后就是金正恩的支持。金正恩也曾想邀请乔丹访问朝鲜,但这一想法未能获得金正日的同意。

冷战后,朝鲜一度很少参加国际比赛,因此被贴上了神秘的标签。朝鲜电视台极少有体育赛事直播,即便是前领导人金正日最喜欢的足球世界杯,民众也只能看录像。2010年世界杯,朝鲜首次海外直播国家队比赛,这场0∶7惨败于葡萄牙的比赛在0:4时中断直播。

在朝鲜的中小学设置有正常的体育项目,学校的体育老师学生成绩进行汇总分析,被认为拥有体育才华和潜力的学生,其名单会被送到地方体委,作为地方体委和学校重点观察的对象。而一旦发现他们的成绩持续出色,各方面条件符合标准,这些学生就会被地方体委选报到国家体委,国家体委的工作人员再对这些学生进行观察和挑选,认为其中有能力获得成绩的,就会入选国家体委所组建的国家队项目成员,并开始进行封闭式的训练。

一旦进入国家体委的训练基地,这位少年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朝鲜的国家机密之一。

被选的运动员伙食标准将获得大幅提高,普通朝鲜人伙食标准很低,很难餐餐吃到鸡蛋、肉类这种高蛋白的食物,而一旦进入国家体委的训练基地,这些食品将成为每餐必备,而且由国家提供。

他们会进入一种全封闭的生活,进入由军方监管的训练基地训练生活,甚至当他们的身体出现严重不适时,也由优秀医生前往封闭的训练馆中为他们医治。朝鲜体育除了投机性,还有秘密性,这些优秀运动员在未参赛前,只作为影子人存在,这样可以在大赛上给“帝国主义国家和修正主义国家的运动员们震撼”。

他们在纪律的严明不光体现在运动员身上,就连啦啦队也都是有着统一规定。朝鲜拉拉队员在观看完朝鲜队的比赛时,规定必须纪律严明的喊出统一口号、做统一动作,在比赛结束之后也必须排成整齐队伍退场。

除了学校——地方体委——国家体委这一体育系统外,朝鲜还拥有著名的4—25体育训练系统,即军队的体育训练系统,4—25体育系统中,军方运动员们将受到更好的待遇与照顾。以上所说的两个系统,培养出了朝鲜绝大部分运动员。任一训练系统,均由三部分成员组成:政委、主管教练、队员。政委具有克格勃似的权力,他将根据运动员在训练中的表现,对运动员能力及对领袖的忠诚程度做出综合评价,不合格的运动员将会被清除出国字号的训练营。

当一名运动员进入国家体委或4—25系统,成为朝鲜国家号体育运动员后,他(她)不论能否取得成绩,都能够在退役后获得免试入大学(金日成大学)和进入朝鲜公务机关工作的机会。他们将成为体育界和宣传机器中的正面人物。图为朝鲜著名田径运动员郑成玉的画像。

1999年,郑成玉夺得了第7届田径世锦赛女子马拉松金牌,成为朝鲜历史上首位夺得田径世锦赛金牌的运动员,被授予“共和国英雄”和“人民运动员”称号。平壤举行了“百万人欢迎郑成玉”的大会(当时的百万人大会一般只在抨击美帝及韩国,纪念金日成领袖时才出现)。

金正日奖励郑成玉奔驰车一辆、200平方米的暖气房屋一栋、帝国主义奢侈象征欧米茄金表一块,金表上还刻有金日成的名字。在朝鲜,很多公交车还在使用木炭做燃料,除了政府及军方的中高层官员们能够使用燃油汽车外,一般工作人员只能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上班。她也是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传递在平壤的火炬手之一。

但如果在国际赛事无法坚持到最后,或出现了恐惧、伤退等诸多现象,他们将成为体育界和宣传机器中的反面人物。

国字号体育系统内的运动员们与家人是隔绝的,偶尔一次通电话或者见面,往往也是在有第三者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讲述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是不现实的,更多时候要喊“为领袖奋斗,勇夺好成绩”之类的口号。

同样,在比赛中,失败运动员们流下的泪水不是因为沮丧,而是痛恨自己错失了机会,错失可能得到的特权和权力。

在朝鲜,体育可以真正而彻底地改变人的命运。成为一名优秀的国家级运动员,是很多朝鲜青少年的梦想。图为朝鲜柔道选手桂顺姬在结婚时,金正日时期的国防委员长为其颁发结婚证书。1996年16岁的桂顺姬持外卡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果她一鸣惊人夺得48公斤级金牌,4年后的悉尼奥运会她又拿到52公斤级的铜牌。在亚特兰大凯旋回国后,她受到人民热烈欢迎。数十万市民在平壤夹道欢迎,朝鲜政府又授予他代表最高荣誉的“金日成奖”及“劳动英雄”奖章。

总之,若取得了成绩,那么运动员眼前的就是一条金光闪闪的,通往特权乃至拥有权力的道路。

由于朝鲜运动员也都有着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所以在比赛中的拼劲也是十分惊人的,朝鲜队员也确实都有着一种无所畏惧的力量,他们的球员骨折了竟然还能坚持比赛。

“这是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体育氛围,而朝鲜足球运动员的体育精神更让我们吃惊。很多人都认为朝鲜足球是在封闭情况下的自行发展,但我们却不应该这样认为,朝鲜足球具有中国足球最缺乏的东西。”在一个球员骨折了还依旧坚持比赛的国度,他们对于争取比赛胜利是有多么大的欲望!图为2002年10月13日,亚运会女子马拉松比赛中,朝鲜选手咸奉实以2小时33分35秒的成绩获得冠军。

也许,经济还并不发达的朝鲜,正在用体育上的成绩证明着自己,告诉世界朝鲜不需要同情。因为它太特殊,所以它能够震惊世界,而这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着“举国体育”的正确性。

这就是举国体制下的朝鲜体育,从这届伦敦奥运会的表现来看,它正在强大和崛起,也吸引着更多关注它的目光,而朝鲜体育的真正面貌还远非本文所提到的这些,甚至,这才只是冰山的一个小角。
[
本帖最后由 唯楚有才 于 2012-8-6 22:18 编辑 ]